-
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致敬活动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,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智... [详细] -
第五届中华周易名家高端论坛
坚定文化自信,传承中华文脉,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。长期以来,... [详细] -
第四届中华周易名家高端论坛
诸夏周易文化研究院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方针,为加强易学领域的交... [详细]
陈光辉:医易同源,人体五行阴阳
分类: 学术研究 时间: 2018-04-18 阅读:1116次
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,天地万物都可以分阴阳,并且只有阴阳处于平衡状况,时间万物才能正常运行。何谓阴阳平衡,就是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坏保持平衡,即不过分旺也不偏衰,呈现在一种协调的状态,对人体来说,阴阳平衡的含义就在脏腑平衡,寒热平衡及气血平衡,其总则就是阴阳协调,实质是阳气与阴气(精血津液)的平衡,也就是人体各种功能与体质的协调。
阴阳是对立的,所谓对立,即是阴和阳双方的属性相反。天为阳,地为阴,白天为阳,晚上却又为阴,热为阳,寒又为阴等等。任何事物都是对立存在宇宙之间,就以人体来说,体表为阳,内脏为阴,又拿内脏来言,六腑为阳,五脏为阴,再以五脏而言,心脏在上为阳,肝肾在下为阴,就肾而言,肾所藏精为阴,肾的命门之火为阳。阴阳双方是在永恒地运动变化着。
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汪机说“阴阳之道,天地的常道,术数者保生之大论”。故修养者必须懂阴阳。
在很多的中医著作中经常看“四时五行”,多数人知道四时是指四季,那五行是指什么呢?有一本《说文解字》中说有提到,“行,指道也。”在这里行指四个方向,4种行动的意思。如果说一个人站在这个行字的中间,也就等于站在十字路口,这时候就面临着五种选择,前进,后退,左拐,右行,或原地不动。从字的字面来说,行字本身就是4种方向的象形,同样包括了无形的“中”。
五行与金木水火土有什么关系呢?《黄帝内经》中说,凡天地之间,四方上下之内的一切事物,无论是地上的九州,或者是人体中的九窍、五脏、关节,都是与自然界阴阳之光相互贯通的,由自然界阴阳之光变化而产生了金木水火土五行,并且根据五行的性质,将一切事物加以概括和分类。《黄帝内经》中又说到,东方生风为木,在人代表肝,南方生热,热为火,在人体代表血液,中央生湿,湿为土,在人体代表脾胃,西方生燥,燥生金,在人体代表肺部,北方生寒,寒生水,在人体代表肾。因金生水,北方为水,为液体,这样,五行变演变了我们所说的金肺、木肝、水肾、火血液、土脾胃。五行之间同样保持了阴阳消长转化的关系。金生水,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,土又生金的原理。反之失去平衡。金克木,木克土,土克水,水克火,火又克金的转化过程。所以说医易同源。
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每一处失去平衡,就可以用五色五味来弥补不足。《黄帝内经》任认为五色可以补五味。如黑色食品入肾和膀胱,红色食品入心和小肠,白色食品入肺和大肠,黄色食品入脾,绿色食品人肝胆,所以说,肾虚者要多吃水果和青菜,脾胃病、肺病病者宜多吃荔枝、红皮花生等。不过这些是一般规律,生活中选择进食时需要因人而异,补也要不得适当,要注意饮食多样性,不易挑食、偏食、滥食。否则人体会发生絮乱,造成阴阳失调,阴阳失调以后,疾病也就随后而至了。